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今者连日语,衮衮为发难全文

今者连日语,衮衮为发难

宋 · 陈造
李侯西州英,早著武士冠。
朅来淮上郡,鸡群见翠鸾。
清诗万卷馀,脱手走铜丸。
初听耳目醒,再读毛骨寒。
解榻一瓯茗,敢作粗官看。
今者连日语,衮衮为发难
中年可堪别,别君倍悲酸。
书来有新句,政用驱愁端。

注释

英:杰出、出众。
武士冠:象征武者的头饰。
朅来:前往、到来。
翠鸾:绿色的鸾鸟,比喻李侯出众。
脱手:熟练、轻易。
毛骨寒:形容诗文给人以深刻印象。
解榻:热情接待,铺床让座。
粗官:谦虚的说法,指自己。
衮衮:连续不断。
悲酸:悲伤、酸楚。

翻译

李侯在西部州展现出英姿,早早戴上武者的冠冕。
他来到淮水之滨的郡城,如同鸡群中突现的翠色鸾鸟。
他创作的清丽诗歌无数,挥洒自如如掷出的铜丸。
初次聆听令人耳目一新,再次阅读则让人心生寒意。
一杯热茶招待客人,他谦逊地自视为平凡官员。
如今连续多日交谈,他滔滔不绝地提出挑战。
中年离别实属不易,分别时我更加心酸。
你的信中有新的诗句,正是用来排解忧愁的良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送李监岳二首(其一)》。诗中赞扬了李侯的才华与风采,称他为西州英杰,早年即展现出武士的气概。在淮上郡任职时,他的才情如同绿鸾出群,令人瞩目。李侯的诗歌才情横溢,诗句清新,犹如脱手而出的铜丸,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初次聆听他的诗作,使人耳目一新;再次品读,又令人感到深沉而震撼,仿佛毛骨生寒。诗人表示,即使是一杯茶水相伴,也觉得李侯的来访非同寻常,不敢以寻常官员相待。他们交谈时,李侯的话语滔滔不绝,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让诗人感到了中年的离别之苦,别后更加悲酸。

最后,李侯寄来的信中有新的诗句,这些诗句似乎正是用来排解诗人心中的愁绪。整首诗通过描绘李侯的才华、他们的友情以及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