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暾寒日晓,光照远山晴
出处:《雪晴三首 其三》
宋 · 王之道
气暾寒日晓,光照远山晴。
邹谷有春意,袁门闻履声。
映书何自苦,炙背不妨清。
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
邹谷有春意,袁门闻履声。
映书何自苦,炙背不妨清。
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
注释
气暾:朝阳。寒日:寒冷的冬日。
晓:清晨。
光照:阳光洒落。
远山:远处的山峦。
晴:晴朗。
邹谷:某个地方(可能指代有春天气息的地方)。
袁门:另一个地方(可能指代有脚步声的地方)。
履声:脚步声。
映书:对着书籍阅读。
何自苦:为何苦读。
炙背:晒背。
不妨清:也不妨碍清凉的感觉。
邂逅:偶然相遇。
逢诗将:遇见诗友。
高吟:高声吟诵。
眼倍明:眼睛更加明亮。
翻译
朝阳照耀寒冷的冬日清晨,阳光洒满晴朗的远山。邹谷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袁门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对着书籍苦读又为何,晒背时也感受一丝清凉。
偶然遇见诗友,高声吟诵让眼睛更加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和煦阳光中赏析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气暾寒日晓"一句,通过对温暖与冷清交替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冬末春初的早晨场景,阳光逐渐驱散了夜的凉意。"光照远山晴"则将视线延伸至远处,山峦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明媚。
"邹谷有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而"袁门闻履声"则透露出一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逸。"映书何自苦"和"炙背不妨清"两句,可能是在形象地表述诗人在温暖阳光下阅读时的悠然心境,即使身体微微感到暖热,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的内心之清澈。
最后两句"邂逅逢诗将,高吟眼倍明"显示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灵感,创作诗歌时的激情与专注。这里的"高吟"不仅是声音上的高亢,更有情感上的澎湃,而"眼倍明"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之所以清晰、洞察力之所以加强。
整首诗以其和谐、宁静的气氛,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