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全文

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

出处:《小华阳歌
清 · 钱载
明代华亭高检讨,磬山之石为笔山。
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门辟群峰闲。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环。
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
东西楚王涧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
积金峰小实磊砢,龙池晰蜴飞应还。
上洞下洞极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
岂惟泉东崖若劈,深入几步穷源艰。
横瓦三寸高及半,阳阴仅寸罗孱颜。
最高之阴白玉片,晃朗叆叇心为闲。
数传未落广济库,吴镇非我图犹悭。
试摩长史左纽桧,采药便踏秋苔斑。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载所作的《小华阳歌》,描绘了华亭磬山的奇特景致,犹如仙境般令人神往。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石头比喻为笔,第八洞天仿佛可见群仙出没,峰峦环绕,如众仙门开,清幽宁静。大茅、中茅、小茅错落有致,馆舍依山而建,涧水潺潺,峰名如画,如积金峰、龙池等,生动展现了山川的秀美和神秘。

诗中提到的“七八洞透兼升攀”、“泉东崖若劈”等细节,展示了山洞的深邃与险峻,而“横瓦三寸高及半”则描绘了山岩的奇特形状。诗人还提到了广济库和吴镇,暗示了历史遗迹的存在,以及自己未能完全领略其全貌的遗憾。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史左纽桧的摩挲和秋苔的踏足,流露出对自然与历史的亲近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展现出作者对华亭磬山的深深热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