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东风亦世情
出处:《寓舍古木无叶》
宋末元初 · 黄庚
桃李门墙万柳青,诗人茅屋独凄清。
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东风亦世情。
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东风亦世情。
注释
桃李:比喻学生众多。门墙:学府或老师家的门庭。
万柳青:形容树木繁茂,生机勃勃。
诗人:指作者自己。
茅屋:简陋的草屋,代指诗人的居所。
凄清:冷清、寂寞。
檐前:屋檐下面。
古木:年代久远的大树。
春叶:春天的新叶。
可怪:令人惊奇。
东风:春风,这里暗指人世间的风向。
世情:世俗的情感或风气。
翻译
桃李满门一片青翠,诗人的茅屋显得孤独凄凉。屋檐下的老树没有新绿的叶子,真奇怪春风也有世俗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寥而深沉的画面。"桃李门墙万柳青"开篇以生机盎然的桃李和满眼的绿色柳树,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学术氛围或师门气象,然而接下来的"诗人茅屋独凄清"却转向了现实,揭示出诗人如今身处简陋茅屋,心境孤寂凄凉。"檐前古木无春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古木不发新叶,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落寞和时光的流转。最后一句"可怪东风亦世情"则借东风暗指世态炎凉,连春风也带上了人间的世俗气息,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传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和失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