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全文

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

出处:《啄木唫
明 · 杨巍
啄木鸟,五花色。
朝飞城南,暮飞城北。
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
鸟以虫为饵,虫在树心里。
雨注风刮树欲死,明年何处哺其子。
尔不见首阳山中蝉,吸露向风烟。
又不见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只今树木高于天。
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啄木鸟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啄木鸟象征着勤劳与生存的本能,它以虫为食,不辞辛劳地在老树间寻找食物,反映了自然界中生物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景象。

“朝飞城南,暮飞城北”,生动地描绘了啄木鸟忙碌的身影,它们在一天之内往返于城市的不同角落,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忙碌。然而,“老树无虫啄,风叶徒恻恻”则揭示了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老树缺乏虫子,风中的落叶似乎也显得凄凉,暗示了自然环境的脆弱与变化。

“雨注风刮树欲死,明年何处哺其子”表达了对自然环境恶化的担忧,风雨交加可能导致树木枯萎,使得啄木鸟未来觅食更加困难,预示着生命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尔不见首阳山中蝉,吸露向风烟。又不见延陵江上雁,啄稻在平田”通过对比,赞美了蝉和雁的生存智慧——蝉吸露水,雁啄稻谷,它们适应环境,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种对比强调了适应与生存的重要性。

“只今树木高于天。吁嗟啄木鸟,尔心胡不然”则是对啄木鸟的反思,诗人希望啄木鸟能够像蝉和雁一样,找到更适宜的生存之道,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和对生命智慧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