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波浸疏星,霜林出危阁
于时冬初交,微雨晓来作。
推篷稍露坐,顿觉双袖薄。
月上山影高,溪寒水痕落。
澄波浸疏星,霜林出危阁。
且教息尘想,岂但休倦脚。
会意有敬之,细话举杯勺。
天空万籁静,未觉景寂莫。
悠然发遐想,三华旧游乐。
吾宗老上舍,高韵比孤鹤。
载酒看青山,吟诗望寥廓。
幽事难尽纡,旷怀讵能度。
美人天一方,使我胸怀恶。
安得生羽翰,飞来共清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十月七日夜晚停泊在源口舟中,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和怀思之情。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初时节的山景、雨后清晨的朦胧、月升之后的静谧以及星空下的溪流,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好山能留人”,开篇即点明了山的吸引力,引出了接下来对山中景色的描绘。接着,“源口舟夜泊”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夜晚的舟泊于山间溪流之上,为后续的自然景观描写奠定了基础。
“于时冬初交,微雨晓来作。”描述了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微雨过后,空气清新,为下文的景色渲染铺垫。通过“推篷稍露坐,顿觉双袖薄。”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感知,同时也暗示了夜间的寒冷。
“月上山影高,溪寒水痕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洒在山影上的景象,以及溪水因寒冷而呈现出的痕迹,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随后,“澄波浸疏星,霜林出危阁。”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星空与树林,展现了更加广阔的自然景观,同时“霜林出危阁”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建筑元素结合,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且教息尘想,岂但休倦脚。”表达了诗人希望暂时放下世俗的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的愿望。接下来,“会意有敬之,细话举杯勺。”则是对友人的邀请,共同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友情的温馨与和谐。
“天空万籁静,未觉景寂莫。”强调了夜晚的宁静,即使是在如此广阔的自然之中,也感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悠然发遐想,三华旧游乐。”通过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与自然美的向往。
“吾宗老上舍,高韵比孤鹤。”将诗人自己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相比较,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载酒看青山,吟诗望寥廓。”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即在青山绿水之间饮酒赋诗,畅游天地。
“幽事难尽纡,旷怀讵能度。”表达了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表的感受。“美人天一方,使我胸怀恶。”则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不宁。
“安得生羽翰,飞来共清酌。”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愿望,表达了对自由与友谊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怀旧、自由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