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太白无昼见,四方适荡平全文

太白无昼见,四方适荡平

出处:《途中口占诗一首
清 · 金朝觐
火星化荧惑,厥象失光明。
太白无昼见,四方适荡平
经天同列宿,美恶殊性情。
岂不探真宰,仰瞻终杳冥。

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探讨了宇宙间事物的真谛与本质。开篇“火星化荧惑,厥象失光明”,火星与荧惑星相混,原本明亮的星辰失去了其原有的光辉,暗示着自然界中某些现象的异常或变化。接着,“太白无昼见,四方适荡平”描述了太白星在白天也难以见到,四面八方一片宁静平和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经天同列宿,美恶殊性情”则将视角拉回至星辰与宇宙秩序的对比上,指出即使在天空中,美好的星辰与丑恶的事物并存,各自展现不同的本性。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自然现象上,也暗含了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思考。

最后,“岂不探真宰,仰瞻终杳冥”表达了诗人对于探寻宇宙真理的渴望,以及面对未知世界时的迷茫与敬畏之情。通过这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联系起来,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对宇宙、人生、道德等多层面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