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将柏子酬佳话,止有松梢接短檐
出处:《过灵洲寺访敏公不遇》
明 · 成鹫
十年曾过灵洲寺,乘兴重来定不嫌。
白板朱楼新结构,青山绿水旧庄严。
虚将柏子酬佳话,止有松梢接短檐。
惆怅主人难得见,归舟凉月白纤纤。
白板朱楼新结构,青山绿水旧庄严。
虚将柏子酬佳话,止有松梢接短檐。
惆怅主人难得见,归舟凉月白纤纤。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过灵洲寺访敏公不遇》。诗中表达了诗人再次造访灵洲寺的喜悦之情,以及未能见到敏公的遗憾与惆怅。
首联“十年曾过灵洲寺,乘兴重来定不嫌”描绘了诗人对灵洲寺的深厚情感,十年过去,再次来访,兴致不减当年,流露出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愫。
颔联“白板朱楼新结构,青山绿水旧庄严”通过对比新旧景象,展现了灵洲寺在时间流转中的变化与不变。白板朱楼代表了新的建筑风貌,而青山绿水则象征着自然美景的永恒,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颈联“虚将柏子酬佳话,止有松梢接短檐”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以柏子和松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佳话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柏子似乎在为美好的故事做准备,而松梢则与简陋的屋檐相接,暗示了环境的朴素与生活的平凡。
尾联“惆怅主人难得见,归舟凉月白纤纤”点出了未能见到敏公的遗憾,同时也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凉月白纤纤,既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灵洲寺及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