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
出处:《李处道都曹丈挽词》
宋 · 张耒
凄凉正始后,尚复有斯人。
恸哭亦云已,伤心难重陈。
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
尚想典刑在,萧然老鹤身。
恸哭亦云已,伤心难重陈。
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
尚想典刑在,萧然老鹤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凄凉:悲凉、衰败。正始: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个时期,以学术自由著称。
斯人:此人,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恸哭:极度悲伤的哭泣。
重陈:再次述说,重复表达。
令器:出色的才能或器具,比喻美德和才能。
遗民:遗留下来的民众,指受到他影响的人。
典刑:典范和法律,引申为榜样和规范。
萧然:孤寂、清冷的样子。
老鹤:象征长寿和高洁。
翻译
在那凄凉的正始时代之后,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痛哭一场似乎已经结束,但内心的伤痛难以再次述说。
他家世代相传的美德与才能,深深感动了无数的民众。
人们依然怀念那些典范和律法,他就像一只孤独的老鹤,超然物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李处道都曹丈挽词》。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凄凉和哀伤的情绪。开头两句“凄凉正始后,尚复有斯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无常,"尚复有斯人"可能是指诗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对已故去之人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恸哭亦云已,伤心难重陈”则深化了这种哀伤的情感。"恸哭"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悲痛,而“伤心难重陈”则意味着这样的伤心之情已经无法再次言说。
紧接着,“传家双令器,怀德万遗民”这两句中,“传家双令器”可能指代某种家族或宗族的象征物品,而“怀德万遗民”则表达了诗人对先辈恩德的缅怀和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尚想典刑在,萧然老鹤身”,"典刑在"可能是指某种规章制度依旧存在,而"萧然老鹤身"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或所思之人的孤寂与苍老,宛如一只独立的老鹤。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事物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现实状态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