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明 · 林光
肩舆轧轧傍湖弦,贪爱春光在客先。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
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
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西湖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悟。首句“肩舆轧轧傍湖弦”以生动的动态描绘了乘坐小轿沿湖边行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接着,“贪爱春光在客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极度喜爱,仿佛春光已抢先一步吸引着他。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眼前的山色比作心中展开的景象,湖波则如同镜子中的天空,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种将外部景观与内心感受相融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人——林和靖与李白,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梅花与林和靖的关联,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樽酒与李白的联系,则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这两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与审美情趣。
最后,“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两句,以“一勺山腰泉”为引子,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仿佛泉水的清澈与山间的云烟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预示了他即将挥毫泼墨,创作出更多佳作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