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客如晨星,俗子如春萍
出处:《次韵杨嘉父先辈赠行》
宋 · 陆游
贞元旧朝士,太学老诸生。
半世不偶谐,残年正飘零。
危坐但愁悲,一笑黄河清。
佳客如晨星,俗子如春萍。
奇哉今日事,诸贤送东征。
吸酒杯当空,缀诗笔勿停。
明发复百忧,君听马蹄声。
半世不偶谐,残年正飘零。
危坐但愁悲,一笑黄河清。
佳客如晨星,俗子如春萍。
奇哉今日事,诸贤送东征。
吸酒杯当空,缀诗笔勿停。
明发复百忧,君听马蹄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贞元:唐代年号。旧朝士:前朝官员。
太学:古代最高学府。
老诸生:资深的学生。
不偶谐:不得志, 不顺利。
飘零:孤独无依。
危坐:端正坐着。
黄河清:比喻心愿难偿。
佳客:杰出人才。
俗子:庸俗之人。
奇哉:真奇怪。
东征:出征东方。
吸酒:饮酒。
缀诗:写诗。
明发:天亮后。
马蹄声:象征旅途或时光流逝。
翻译
贞元时期的旧臣士人,太学里的老学生。大半辈子未能顺利,晚年生活孤苦无依。
独自坐着满心忧虑,只愿黄河水能一时澄清。
杰出的人才少如晨星,庸碌之人多如春天浮萍。
真是奇怪,今天的事态,众多贤者一同东去征战。
举杯畅饮仿佛对着天空,不停挥毫作诗。
明天醒来又将面对诸多忧虑,你可听见马蹄声在耳边响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次韵杨嘉父先辈赠行》,表达了诗人对旧朝岁月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伤感。诗中,诗人自称为“贞元旧朝士”和“太学老诸生”,流露出对自己一生未得志的感叹。他半生不顺,晚年漂泊,内心充满忧虑和悲伤,却仍怀有一丝幽默,期望黄河能因一笑而澄清。
诗人将朋友比喻为“佳客如晨星”,珍贵而稀少,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而将世俗之人比作“俗子如春萍”,轻浮不定,对比鲜明。送别之际,他们举杯畅饮,以诗相赠,希望在分别后还能通过诗歌保持联系。然而,诗人预感到明日醒来又将面临诸多忧虑,只能在马蹄声中寄托离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身世之叹,又有对友情的珍重,展现了陆游诗歌中的深情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