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课剪灯翻贝叶,晓妆临镜镼桃花
出处:《哭施氏孙翩翩四首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担簦八岁即天涯,亲拜文宣入绛纱。
夜课剪灯翻贝叶,晓妆临镜镼桃花。
居然生小称闺秀,未得才名继大家。
栖绝招魂蓬岛路,白头万里泣慈鸦。
夜课剪灯翻贝叶,晓妆临镜镼桃花。
居然生小称闺秀,未得才名继大家。
栖绝招魂蓬岛路,白头万里泣慈鸦。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哭施氏孙翩翩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施氏孙翩翩早年丧父,八岁就独自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形象。"担簦八岁即天涯"一句,展现了她小小年纪就背负行囊,远行求学的艰辛。"亲拜文宣入绛纱"则写她对知识的虔诚追求,亲手敬拜文宣(可能指孔子或儒家经典)并进入学堂。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夜课剪灯翻贝叶,晓妆临镜镼桃花",描绘了她勤奋好学和青春美丽的形象,夜晚挑灯夜读,清晨对着镜子梳妆,如桃花般娇艳。"居然生小称闺秀"表达了对她女性气质和才情的认可。
然而,诗人惋惜地提到她未能像前辈大家那样获得显赫的才名,暗示了她的才华或许未得到充分施展。最后两句"栖绝招魂蓬岛路,白头万里泣慈鸦"更是深沉哀伤,意指她在求学路上孤独无依,直至白发苍苍,只能在万里之外为慈爱的母亲哭泣,寄托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其命运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