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亦知避世今无地,共说祈年已有秋全文

亦知避世今无地,共说祈年已有秋

出处:《园居六十章
明 · 张萱
不向中逵问好仇,半生善草野蛩谋。
亦知避世今无地,共说祈年已有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园居生活中的深沉思考与对世事的洞察。诗人张萱在明朝时期,以“不向中逵问好仇”开篇,巧妙地运用了“中逵”这一典故,意指道路的中心,象征着人生的抉择与方向。通过“问好仇”,诗人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熟虑,暗示自己不再纠结于过去的恩怨,而是转向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亲近。

接着,“半生善草野蛩谋”一句,将人生的半生比作与草木、虫鸣相伴的生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融入。这里的“野蛩谋”不仅指昆虫的生存策略,更隐喻着诗人对简单、朴素生活的追求和对复杂人世的超脱。

“亦知避世今无地”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逃避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真正的避世之地似乎已难寻觅,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最后,“共说祈年已有秋”则以秋天的到来作为背景,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在这里,“祈年”既可理解为对丰收的期待,也可视为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怀念交织的情感,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体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