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
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
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
学馆空废址,鸣弦息遗歌。
我来劝相馀,杖策搴绿萝。
谋野欣有获,披图知匪讹。
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
博约感明恩,涵濡熙泰和。
凄凉忽荒榛,俯仰惊颓波。
发教逮纲纪,喟然心靡它。
伐木循阴冈,结屋依阳坡。
一朝谢尘浊,归哉硕人薖。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邃议复兴建感叹有作》。诗中描绘了对古代学府遗址的探访与感慨,充满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首句“清泠寒涧水,窈窕青山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寒涧之水清澈冷冽,青山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下来,“昔贤有幽尚,眷言此婆娑”表达了对古代学者追求学问、隐居山林的高尚情操的赞美与向往。
“事往今几时,高轩绝来过”则流露出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昔日繁华的学府如今已少有人迹,高大的建筑也失去了往日的喧嚣。接着,“学馆空废址,鸣弦息遗歌”进一步强调了学府的衰败,昔日学子的读书声已不再响起,只剩下一片寂静。
诗人自述探访此地,“我来劝相馀,杖策搴绿萝”,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敬意与探寻。在“谋野欣有获,披图知匪讹”两句中,诗人欣喜于发现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并通过地图确认了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
“永怀当年盛,莘莘衿佩多”是对过去学府繁荣景象的怀念,众多学子勤奋学习,充满活力。接着,“博约感明恩,涵濡熙泰和”表达了对先贤教育理念的感激与认同,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和谐、博学的人才。
然而,“凄凉忽荒榛,俯仰惊颓波”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昔日的繁华已化为荒芜,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最后,“发教逮纲纪,喟然心靡它”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振兴这片土地的深思熟虑,以及内心的坚定信念。
“伐木循阴冈,结屋依阳坡”描绘了诗人构想中的未来场景,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重建学府,让知识的光芒再次照亮这片山林。“一朝谢尘浊,归哉硕人薖”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期待着有一天这片土地能恢复往日的荣光,成为知识的殿堂。
整首诗通过对白鹿洞学府遗址的探访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