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全文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出处:《次韵杨褒早春
宋 · 苏轼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
不辞瘦马冲残雪,来听佳人唱《踏莎》。
破恨径须烦曲蘖,增年谁复怨羲娥。
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
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拼音版原文

qióngxiàngliángwèijūnjiātíngyuànchūnduō

shòuchōngxuěláitīngjiārénànshā

hènjìngfánnièzēngniánshuíyuàné

liángchénshìnánbìngbáiqīngshān

jiāoyuánliáozhǒngcàilěngguānménzhāngluó

fàngcháosānjūnēnzhòngshuìměizhīshēnzài

注释

穷巷:贫穷的小巷。
凄凉:凄清。
和:暖和。
庭院:家院。
春多:春意盎然。
瘦马:瘦弱的马。
残雪:残余的雪。
佳人:美女。
《踏莎》:古代诗词名篇。
破恨:驱散愁恨。
曲蘖:酒。
增年:岁月增长。
羲娥:指时光流逝。
良辰:美好的时光。
乐事:欢乐的事情。
白发青衫:白发老人。
歌:唱歌。
聊:随意。
种菜:种植蔬菜。
冷官:冷清的官员。
张罗:挂帘子。
放朝:放假。
君恩:皇恩。
睡美:沉睡。
身在何:身处何处。

翻译

贫穷小巷凄清苦寒还未暖和,你的家院却春意盎然。
我不怕骑着瘦弱的马冲过残雪,只为倾听佳人吟唱《踏莎行》。
要驱散心中的愁恨,只有借助酒的力量,岁月流逝,谁还会怪罪时光匆匆。
美好的时光与欢乐的事情向来难以兼得,我这白发老者也高歌一曲。
在细雨中漫步郊园,随意种菜,冷清的官署门前可以挂起帘子。
放朝休假三天,皇恩浩荡,沉睡中我已忘却自己身在何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次韵杨褒早春》。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物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却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开篇“穷巷凄凉苦未和”直接描绘了一个贫困而又萧索的环境,"君家庭院得春多"则是对比,在这种环境中有的人家却仍旧能够享受到春天的美好。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幸运。

接着“不辞瘦马冲残雪”表达了一种无畏前行、不惧艰难的情怀,而“来听佳人唱《踏莎》”则是想要在困境中寻找一丝慰藉,通过聆听美好音乐以求心灵的寄托。

"破恨径须烦曲蘖"可能是在说要用艺术的手法去治愈内心的痛苦,而“增年谁复怨羲娥”则是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诉说着时间带走了多少美好,但又有谁会为此而责怪呢?

"良辰乐事古难并"表达了一种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态度,而“白发青衫我亦歌”则是苏轼自述,虽然年华老去、头发变白,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歌唱的心。

最后两句“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描绘了一幅平静的田园生活图景,"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则是在表达对某种恩惠或保护的感激之情,甚至到了沉浸于这种幸福中的程度,不再去关心外界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艺术、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