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与石斋虽乡里,亡国则同他无似全文

我与石斋虽乡里,亡国则同他无似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尼山论人先史鱼,有道无道直如矢。
石斋可与史鱼匹,毕生不屈得其死。
奇哉斯人乃多艺,文辞书画皆绝美。
迂僻疑当含瓦石,广平梅花定何理。
忍盦昔藏泼墨卷,莲叶戏蟹半入水。
《孝经序论》杂骈散,蔡夫人书犹可喜。
忍盦久亡不可见,今见此捲毛发起。
雨山端人能宝此,殷勤使我题纸尾。
我与石斋虽乡里,亡国则同他无似
略谈文字尚难追,北山遗臣谁敢比?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对中国古人文士黄石斋的赞扬和对其作品《文治论卷子》的评价。诗中首先提到黄石斋的人格特质,如同尼山(孔子)倡导的以史为鉴,品行正直,堪比古代贤臣史鱼。接着赞美黄石斋不仅道德高尚,且才艺出众,文辞、书画皆精绝。诗中提到的“广平梅花”可能是指黄石斋的书法风格,暗示其笔力遒劲。

诗人还提及了黄石斋的一幅泼墨卷和《孝经序论》的写作特点,以及蔡夫人的书法作品,都得到了诗人的赞赏。对于黄石斋的去世,诗人感慨其遗作得以流传,而自己与黄石斋虽同乡,但在国家衰亡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境遇相似,都成为亡国之臣。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与黄石斋虽然都是乡人,但面对亡国之痛,能谈论文字已属不易,而像黄石斋这样的遗臣,无人能及。整首诗表达了对黄石斋的敬仰和对亡国文化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