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
出处:《春草轩》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
皓发在堂上,游子今已归。
大儿佩紫绶,小儿著绯衣。
严君亲受礼,慈母旧断机。
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
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皓发在堂上,游子今已归。
大儿佩紫绶,小儿著绯衣。
严君亲受礼,慈母旧断机。
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
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以自然景物起笔,草木生长在堂前,沱水清澈荡漾,营造出宁静的氛围。"皓发在堂上,游子今已归",表达了老人满头白发,游子终于回家的团聚之情。
"大儿佩紫绶,小儿著绯衣",通过孩子们身着不同官服的细节,展现出家庭的荣耀和孩子们的成长。"严君亲受礼,慈母旧断机",严父接受子女的敬礼,而慈母则忆起过去为孩子缝制衣物的情景,亲情浓厚。
"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进一步借春草比喻家庭的生机与对时光流逝的珍惜。最后两句"愿持此日意,永报一春晖",诗人表达了希望永远保持这份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的情感,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长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庭的和谐与亲情的深厚,体现了杨维桢对家庭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孝道的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