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辨全文

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辨

出处:《和史经 其二
宋 · 孙邦
宅侧造猪栏,正坐贪秽免。
巷中堆马粪,而以清贵显。
二事大不侔,其眼乃能辨
吾徒与衲子,相去夫何远。
祇恐无鼻孔,当知系所践。
勿谓一瓣香,便解生一善。
居心苟不净,探洗谩卢扁。
要令登此堂,摩诘失其□。
深入不二门,诸臭雪见睍。
湛然方寸间,众妙来烟篆。
香销本无事,风静云回卷。
当年杜陵老,所造宜不浅。
夜宿赞公房,习气元未殄。
沉忧觉清梦,岂念世路蹇。
猪栏马粪辈,皆预公卿选。
泥涂布渠巷,欲往伤吾跣。
所以闻妙香,慨叹独辗转。
此香为谁来,知落处者鲜。
何如被蒙头,熟寐一觉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邦的作品,名为《和史经(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比猪栏与马粪,以及清高贵显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世俗善恶不分以及人心不古的感慨。

诗中“吾徒与衲子,相去夫何远”一句,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佛教修行者的敬意。同时,“勿谓一瓣香,便解生一善”提醒人们不要以为做一点小善就能换取什么,因为内心如果不净,外在的善行也是没有意义的。

“当年杜陵老”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诗人借此表达对前贤的敬仰之情。最后,“此香为谁来,知落处者鲜”则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久留的感叹。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修养与时世变迁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