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全文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出处:《谢书
唐 · 李商隐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拼音版原文

wēicéngyǒuháokōngxiéyànfènglóngtāo

méngbànchuánhòuxiànwángxiángpèidāo

注释

微意:细微的心意,指心意不明显或轻微。
何曾:何时曾经。
一毫:丝毫,极小的量度单位。
空:空手,没有实际的东西。
笔砚:毛笔和砚台,古代书写工具。
奉:献上,呈递。
龙韬:古代兵书《龙韬》,象征军事智慧。
自蒙:自从我得到。
半夜:深夜。
传衣:传衣之恩,指深夜传授重要知识或技能。
后:之后。
不羡:不再羡慕。
王祥:古代孝子,此处借以表达对恩赐的感激。
佩刀:佩戴的宝刀,象征权力和荣耀。

翻译

微小的心意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表现,
只是空着手拿着笔墨献上军事策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无奈与自嘲。"微意何曾有一毫"一句,说明诗人的心中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思想或构想,只是一些细小的灵感;"空携笔砚奉龙韬"则表明尽管如此,诗人依然带着笔和纸(即文学创作的工具)去追寻高深莫测的文学境界,但这只是徒劳无功。

接下来的两句"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则是说自从某个晚上得到一件衣物作为赠送或借助之后,诗人便不再羡慕那些能够得到权贵赏识的文人们(如王祥得佩刀)。这里的"传衣"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或者文学上的认可,而"佩刀"则象征着官职和地位的获得。整体而言,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与世俗争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李商隐在面对文人之间的竞争时,保持的一份淡泊名利的心态,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本身纯粹追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