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钟声乱,凌风欲化肌
出处:《公安寓馆夜立观前用载韵》
宋 · 黄大受
翛翛一古观,我到夜何其。
仙磬吟风殿,幽人汲露池。
星沉萤聚水,月倒兔悬篱。
四起钟声乱,凌风欲化肌。
仙磬吟风殿,幽人汲露池。
星沉萤聚水,月倒兔悬篱。
四起钟声乱,凌风欲化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翛翛:形容清静、空寂。古观:古老的道观。
夜何其:深夜时分。
仙磬:仙人的磬,可能指道教的乐器。
吟风殿:在风中吟唱的殿堂。
幽人:隐居的人,指修道者。
汲露池:汲取露水的池塘。
星沉:星星落下,比喻时间已晚。
萤聚:萤火虫聚集。
月倒:月亮倒映。
兔悬篱:兔子形状的月亮挂在篱笆上,可能指月兔的神话。
钟声乱:钟声杂乱。
凌风:迎着风。
化肌:穿透肌肤,形容感觉非常寒冷。
翻译
一座古老的道观独自清冷,我深夜来访真是奇妙。仙乐在风中飘荡于殿堂,隐士在月光下汲取露水的池塘。
星星沉落,萤火虫聚集在水面,月亮倒映在篱笆上。
四处响起的钟声杂乱无章,凉风吹过仿佛能穿透肌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景象,诗人黄大受在宋代公安寓馆前,站立于一座古老的道观之前。"翛翛一古观",形象地写出道观的古老与清冷,"我到夜何其"则表达了诗人深夜来访的时间感。"仙磬吟风殿",以仙磬的声音在微风中回荡,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幽人汲露池"则暗示了道观中的隐者在此汲取清晨露水,生活简静。
接下来的两句"星沉萤聚水,月倒兔悬篱",通过描绘星空倒映在水面,萤火虫聚集的场景,进一步渲染出夜晚的宁静和自然之美。"四起钟声乱",打破了这份静寂,但并非喧闹,而是钟声悠扬,似乎在引导着思绪飘向远方。最后,"凌风欲化肌",诗人仿佛被这清风和钟声所触动,感觉身心都仿佛要融入其中,体验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观之夜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超然心境,展现出宋诗的淡雅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