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出处:《闻车驾幸金陵二首 其一》
宋 · 郭印
强敌凭陵极,神天亦恶盈。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
剑戟披霜利,壶浆夹道迎。
此行如破竹,不战复三京。
注释
强敌:形容非常强大的敌人。凭陵:嚣张、侵犯。
神天:指上天或神祇。
盈:满溢,过度。
顺动:顺应时势的行动。
亲征:帝王亲自出征。
剑戟:古代兵器,长柄剑和戈。
壶浆:古时百姓用壶盛酒浆以示欢迎。
破竹:比喻事情进展顺利,轻易取胜。
三京:古代对长安、洛阳、开封的合称,这里泛指重要城市。
翻译
强大的敌人嚣张至极,连天地之神也厌恶满盈。只要一人明白顺应时势行动,天下万民都期盼他亲自出征。
锋利的剑戟经过霜雪打磨,百姓们在道路两旁捧着酒浆迎接。
这次出征势如破竹,无需战斗就能收复三座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强敌压境之际,国家面临危难之时,皇帝决定亲征以振奋人心的场景。"强敌凭陵极",形象地表现出敌人的嚣张气焰;"神天亦恶盈",暗示连天地之灵也厌弃满盈的邪恶。诗中主人公深知顺应民心、行动果断的重要性,因此"一人知顺动,四海望亲征",表达了全国上下对领袖出征的期待。
"剑戟披霜利",展现了军队装备的锋利和士气高昂;"壶浆夹道迎"则描绘了民众箪食壶浆欢迎王师的热烈场面,体现出百姓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诗人以"此行如破竹"比喻军队势如破竹,预示着不需过多战斗就能迅速收复失地,"不战复三京"更是表达了对胜利的乐观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战争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领袖英勇决策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