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儒冠披坏衣,一生长在名山里
一锡飞来卓出苍玉髓,又有黄金百镒藏蒲团。
道人得道每如此,倏来忽往非生死。
丛林成就八百年,香厨日供三千指。
讷师今亦浮杯徒,问答言词泻秋水。
脱去儒冠披坏衣,一生长在名山里。
殷勤笑我骑鲸鱼,诗狂酒怪何时已。
七言哦罢欲无言,坐看峰头片云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守讷的上人在五峰山修行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郭祥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上人的超凡脱俗与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木杯足蹑浮惊湍”,生动地描绘了上人轻盈地踏着湍急的水流,手持木杯,似乎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接着,“却爱五峰如戏鸾”一句,将五座山峰比作嬉戏的凤凰,赋予了山峰灵动的生命力,展现出上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一锡飞来卓出苍玉髓,又有黄金百镒藏蒲团。”这两句通过锡杖和蒲团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上人修行之地的清静与神秘。锡杖仿佛从天而降,插入苍翠的玉石之中,而黄金百镒则隐匿于蒲团之下,象征着上人修行的深厚与丰富。
“道人得道每如此,倏来忽往非生死。”这两句表达了上人得道后自由自在、超越生死的状态,无论是突然到来还是离去,都显得超然物外,充满了禅宗的智慧与超脱。
“丛林成就八百年,香厨日供三千指。”这里提到上人在山林中修行已有八百年之久,每日的香火供奉不绝,体现了人们对上人修行成果的尊敬与膜拜。
“讷师今亦浮杯徒,问答言词泻秋水。”讷师,即上人,这里的描述暗示了上人与弟子之间的交流如同清澈的秋水,既深邃又流畅,充满了智慧与教诲。
“脱去儒冠披坏衣,一生长在名山里。”这两句描绘了上人舍弃世俗的束缚,穿着朴素的衣物,在名山大川中度过一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殷勤笑我骑鲸鱼,诗狂酒怪何时已。”上人以幽默的方式邀请诗人一同体验自由与洒脱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诗人追求诗酒狂放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七言哦罢欲无言,坐看峰头片云起。”最后两句,诗人感叹于上人高深的境界,自己虽有七言诗作,却难以表达内心的感慨,只能静静地坐着,看着峰顶飘起的一片白云,仿佛是上人修行的象征,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守讷上人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