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涯不辨牛马群,万峰倒蹴蛟龙吼
出处:《赠宪府王公治水歌》
明 · 区大相
黔漓奔腾灌牂牁,西倾万里扬洪波。
寻常桂浦经过少,荡潏金沙似浊河。
今年燕京四月风霾连朔漠,狐裘蒙茸雪花薄。
诏书日恐时令乖,厥占大水飘城郭。
经秋霪霖天欲漏,河伯望洋更东走。
两涯不辨牛马群,万峰倒蹴蛟龙吼。
双峡束流截奔马,崩涛怒号不得下。
瀰漫但见苍梧云,溟泛那知洞庭野。
洪荒之事谁能辨,眼底俄惊桑田变。
市上渐见游釜鱼,幕中岂有归巢燕。
激石穿堤未云已,冲波直捣孤城里。
险极难论薪竹功,事急宁得芦灰止。
是时城中万室命如丝,蚁穴恐溃千金陂。
宪府行营苍水使,群僚亦秉玄夷麾。
挥戈欲斩蛮云愁,投鞭东断沧波流。
胼手胝足不言瘁,烈风淫雨有时休。
转见越裳称海晏,知君才是济川舟。
寻常桂浦经过少,荡潏金沙似浊河。
今年燕京四月风霾连朔漠,狐裘蒙茸雪花薄。
诏书日恐时令乖,厥占大水飘城郭。
经秋霪霖天欲漏,河伯望洋更东走。
两涯不辨牛马群,万峰倒蹴蛟龙吼。
双峡束流截奔马,崩涛怒号不得下。
瀰漫但见苍梧云,溟泛那知洞庭野。
洪荒之事谁能辨,眼底俄惊桑田变。
市上渐见游釜鱼,幕中岂有归巢燕。
激石穿堤未云已,冲波直捣孤城里。
险极难论薪竹功,事急宁得芦灰止。
是时城中万室命如丝,蚁穴恐溃千金陂。
宪府行营苍水使,群僚亦秉玄夷麾。
挥戈欲斩蛮云愁,投鞭东断沧波流。
胼手胝足不言瘁,烈风淫雨有时休。
转见越裳称海晏,知君才是济川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治理水患的深切关注和对治理者的高度赞扬。开篇以“黔漓奔腾灌牂牁,西倾万里扬洪波”描绘了洪水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接着通过“寻常桂浦经过少,荡潏金沙似浊河”两句,对比平时与洪水时的景象,突出了洪水的严重性。
接下来,“诏书日恐时令乖,厥占大水飘城郭”表达了朝廷对洪水的担忧,以及对治理水患的迫切需求。随后,“经秋霪霖天欲漏,河伯望洋更东走”描绘了长时间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河神无处可逃的场景,形象地表现了洪水的威力。
“两涯不辨牛马群,万峰倒蹴蛟龙吼”进一步渲染了洪水的恐怖,使得山峰都为之颤抖,牛马无法辨认。紧接着,“双峡束流截奔马,崩涛怒号不得下”描述了洪水在峡谷中形成的巨大冲击力,如同奔马被截断,怒涛咆哮。
“瀰漫但见苍梧云,溟泛那知洞庭野”则描绘了洪水漫延的广阔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洪水所覆盖。最后,“洪荒之事谁能辨,眼底俄惊桑田变”表达了对洪水破坏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敬畏。
诗中还提到了治理水患的行动,如“宪府行营苍水使,群僚亦秉玄夷麾”,展现了治理者们在洪水面前的英勇和决心。通过“挥戈欲斩蛮云愁,投鞭东断沧波流”表达了他们对抗洪水的决心和勇气。
“胼手胝足不言瘁,烈风淫雨有时休”赞扬了治理者们的辛勤付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转见越裳称海晏,知君才是济川舟”表达了对治理者能力的认可和赞美,认为他们正是能够解决水患问题的“济川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洪水的壮观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治理水患的关注和对治理者的赞扬,展现了人与自然斗争的壮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