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苦挥无力,天憎问有辞
出处:《癸酉秋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老始为人子,身归父母迟。
谁令英霸器,自失乱离时。
日苦挥无力,天憎问有辞。
秋霜肯相念,且莫鬓如丝。
谁令英霸器,自失乱离时。
日苦挥无力,天憎问有辞。
秋霜肯相念,且莫鬓如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清初时期所作的《癸酉秋怀》系列之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动荡的深刻感慨。
首句“老始为人子”,以“老”字开头,暗示了诗人可能已至暮年,回顾自己的一生,感叹“始为人子”,即开始承担为人子女的责任,意味着生命旅程的起点。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阶段的反思。
“身归父母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尽早尽孝的遗憾。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暗含了对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视。
“谁令英霸器,自失乱离时”,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个人才能与时代背景之间关系的思考。他似乎在说,如果不是生于乱世,或许能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英霸器),但现实却是,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动荡所左右,无法施展才华。
“日苦挥无力,天憎问有辞”,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挣扎。面对困难,他感到无力应对,仿佛上天也在责备他,不给他解答问题的机会或能力。
“秋霜肯相念,且莫鬓如丝”,最后两句诗,诗人以秋霜比喻时光的无情,提醒自己不要让岁月的痕迹过早地显现于外貌。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保持内心坚韧、不向命运低头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