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亦有情多病好,我方随地得贫欢
出处:《木瘿盘》
明 · 梁以壮
閒将木瘿作春盘,爱抱山林气不乾。
物亦有情多病好,我方随地得贫欢。
当因朴拙人怜少,莫道幽虚器使难。
何处锦围矜玛瑙,败于奴隶太无端。
物亦有情多病好,我方随地得贫欢。
当因朴拙人怜少,莫道幽虚器使难。
何处锦围矜玛瑙,败于奴隶太无端。
鉴赏
这首诗《木瘿盘》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木瘿盘的喜爱与思考。
首句“閒将木瘿作春盘”,诗人以闲适之态,将自然中偶然发现的木瘿巧妙地制作成春日的盘子,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流露出一种生活情趣。接着,“爱抱山林气不乾”一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木瘿盘所蕴含的山林之气的喜爱,这种气息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感到清新而不干燥,充满了生命力。
“物亦有情多病好,我方随地得贫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事物情感的理解和自我安慰。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价值,即使在病态或贫困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快乐。这种观点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当因朴拙人怜少,莫道幽虚器使难。”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审美与实用的关系。诗人认为,朴素而拙朴的事物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喜爱,因为它们简单纯粹,不易被物质的奢华所掩盖。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否定那些看似空虚的器物,因为它们可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用途。
最后一句“何处锦围矜玛瑙,败于奴隶太无端。”诗人通过对比,指出那些过分追求华丽、昂贵之物的行为是荒谬的。他提倡回归自然、简约的生活方式,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和奴役于物质的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瘿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情趣、人生态度以及审美价值观的独特见解,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高雅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