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漠漠吹西风,高原草树交深丛
出处:《题胡骑纵猎图四首》
明 · 倪岳
黄沙漠漠吹西风,高原草树交深丛。
嗟哉狡兔自三窟,失身何处潜其踪。
猎人手挽明月弓,追逐更骋胡青骢。
眼中得丧君莫讶,归来欲慰君庖充。
嗟哉狡兔自三窟,失身何处潜其踪。
猎人手挽明月弓,追逐更骋胡青骢。
眼中得丧君莫讶,归来欲慰君庖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胡人纵猎场景。首句“黄沙漠漠吹西风”以广阔的沙漠背景,渲染出一种苍茫壮阔的氛围,西风的吹拂则增添了几分动态感。接着“高原草树交深丛”进一步刻画了猎场的环境,草木茂盛,为猎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狩猎资源。
“嗟哉狡兔自三窟,失身何处潜其踪。”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狡猾的兔子比作难以捉摸的目标,暗示猎物的机敏和猎人的挑战性。同时,“三窟”也象征着猎物的藏身之处,增加了寻找的难度。
“猎人手挽明月弓,追逐更骋胡青骢。”这里通过“明月弓”和“胡青骢”两个意象,分别描绘了猎人的装备和坐骑,前者象征着猎人的技艺高超,后者则显示了猎人行动的迅速与力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猎人的英勇形象,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眼中得丧君莫讶,归来欲慰君庖充。”最后两句表达了猎人对收获的期待和满足。即使在狩猎过程中遭遇失败(得丧),猎人也不应惊讶,因为这是狩猎的一部分。而当他们满载而归时,不仅能为家人的餐桌带来美味的食物(慰君庖充),也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胡人纵猎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狩猎文化的魅力,以及猎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对勇敢、智慧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