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坐客俱眼生,吾其付之一笑粲
出处:《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
宋 · 曾丰
早探梅春南俗惯,今年不料寒裂骭。
梅花索价似太高,虽现幽姿犹匿半。
小小樽前白玉盘,忽移全树教吾看。
仅高一尺辄峥嵘,才吐数枝如烂熳。
远观不足近视之,始觉是真还似幻。
笑问主人谁所为,疑是女娲残手段。
锻石所传非有方,补天之妙人无间。
满堂坐客俱眼生,吾其付之一笑粲。
大庾岭头春寒空,犹是阳和假相换。
认假为真世所同,莫怪此花渠改观。
吾将真假一样看,岂为造化小儿玩。
梅花索价似太高,虽现幽姿犹匿半。
小小樽前白玉盘,忽移全树教吾看。
仅高一尺辄峥嵘,才吐数枝如烂熳。
远观不足近视之,始觉是真还似幻。
笑问主人谁所为,疑是女娲残手段。
锻石所传非有方,补天之妙人无间。
满堂坐客俱眼生,吾其付之一笑粲。
大庾岭头春寒空,犹是阳和假相换。
认假为真世所同,莫怪此花渠改观。
吾将真假一样看,岂为造化小儿玩。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曾丰的《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描绘了诗人对一株假梅的独特见解。首句“早探梅春南俗惯”,点出南方人早春赏梅的习惯,然而今年却意外地遇见了寒冷,以至于梅树受冻。接着,“梅花索价似太高”暗示这株梅并非真品,价格昂贵,但即使如此,它仍展现出部分幽雅姿态。
诗人细致地描述了这株“假梅”,将其比作“小小樽前白玉盘”,并惊讶于主人竟移来全树让人观赏。尽管只有“仅高一尺”的高度,却显得“峥嵘”;初绽的花朵看似繁多灿烂。“远观不足近视之,始觉是真还似幻”,诗人通过对比远近观察的感受,表达了对假象与真实的辨识过程。
诗人以幽默口吻询问主人:“笑问主人谁所为,疑是女娲残手段”,暗示这假梅制作技艺高超,仿佛出自神话中的女娲之手。他接着引用“锻石所传非有方,补天之妙人无间”,赞美其巧夺天工,即使是修补天空的技艺也难以比拟。
诗人感叹满堂宾客都被这假梅所迷惑,认为世间常有人分辨不清真假,他则主张“吾将真假一样看”,不愿被造物主的把戏所玩弄。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梅喻人,揭示了对生活现象的洞察和对虚实界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