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出处:《登州海市,并叙》
宋 · 苏轼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注释
空复空:空荡荡,形容云海无边。贝阙:比喻精美的宫殿。
耳目:耳朵和眼睛,代指感官。
起蛰:使冬眠的动物醒来。
祝融:火神。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
伸眉一笑:舒展眉头,表示喜悦。
碧海磨青铜:形容海面平静如镜。
新诗绮语:华美的诗歌。
变灭:消逝、变化。
翻译
东方的云海空又空,群仙在其中出没无常。世间万物在波涛中摇曳,哪有贝壳般的宫殿隐藏珍珠?
心中明白所见皆如幻影,怎敢再劳烦神灵之力。
寒冬水冷天地闭合,神祇为我唤醒沉睡的鱼龙。
晨霜中的高楼翠峰,令百岁老翁也为之惊叹。
人间的事物只要力所能及,世外何人称雄?
随意的请求并未拒绝,相信我的困境并非天意穷尽。
潮阳太守南迁归来,欣喜见到石廪堆积如祝融火神。
他自称正直触动山鬼,却不知造物者对衰老的龙钟之态也感怜悯。
舒展眉头的一笑实不易得,神明的恩赐已足够丰厚。
夕阳万里,孤鸟消失,只见碧海如磨洗的青铜。
新诗绮语又有何用,一切都在随风消逝中变化。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深邃的哲理,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仙境界,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感悟。诗中“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一句,便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其中云海、群仙交织,虚无缥缈,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则转而深入,探讨了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比现实生活的无常和精神世界的永恒,表现出了对物质束缚的超脱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一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感官经验的怀疑态度。这里,“心知”指的是内在的直觉智慧,而“耳目”则象征着外部世界的干扰。这两者的对比,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纯粹和内在真理的意愿。
整首词作充满了哲学思考与艺术想象的交织,是一篇深邃而又富有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