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谁作引,从古怨瑶琴
出处:《初憩河阳郡斋三首 其三》
宋 · 宋庠
郊圃连官圃,秋阴半岁阴。
乱流横掠野,残日倒穿林。
雪拥承簪发,丹藏恋阙心。
思归谁作引,从古怨瑶琴。
乱流横掠野,残日倒穿林。
雪拥承簪发,丹藏恋阙心。
思归谁作引,从古怨瑶琴。
注释
郊圃:郊外的田园。官圃:官家的园林。
秋阴:秋天的阴霾。
半岁阴:半年的阴沉天气。
乱流:湍急的水流。
横掠:横扫。
野:田野。
残日:落日余晖。
雪拥:雪花堆积。
承簪发:沾湿发簪。
丹藏:红颜如花。
恋阙心:眷恋朝廷。
思归:思念回归。
谁作引:无人引路。
怨瑶琴:寄托在瑶琴的哀怨。
翻译
郊外的田园连接着官家的园林,秋天的阴霾笼罩了半年的光阴。湍急的水流横扫过田野,落日余晖穿透树林倒映其中。
雪花堆积,沾湿了发簪,红颜如花,心中却眷恋着朝廷。
思念回归,却无人引路,自古以来,这哀怨就寄托在瑶琴的音符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怀乡之情。
“郊圃连官圃,秋阴半岁阴”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郊野与官家田园相连,秋天的阴霾笼罩了一半年,营造出一种萧索和静谧的气氛。
“乱流横掠野,残日倒穿林”中,“乱流”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带来的动荡与混乱,而“残日倒穿林”则是对夕阳西下的生动描述,时间在静谧的自然界中缓缓流逝。
接着,“雪拥承簪发,丹藏恋阙心”两句通过“雪”和“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思念。这里的“雪”可能象征着洁白无瑕的情感,而“丹”则是对心中所藏之物的隐喻。
最后,“思归谁作引,從古怨瑶琴”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其中,“谁作引”暗示着没有人能够引导他回家的渴望,而“从古怨瑶琴”则是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乐器——瑶琴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言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音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深切的情感和无法实现的归隐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