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拟约骑黄鹄,倚醉高楼赤玉箫
出处:《君山七夕》
明末清初 · 邝露
银浦无声碧落遥,洞庭秋色倩谁消。
湘娥鼓瑟听龙驾,灵匹停梭媵鹊桥。
秦树影斜天接水,楚云飞尽暮还朝。
何时拟约骑黄鹄,倚醉高楼赤玉箫。
湘娥鼓瑟听龙驾,灵匹停梭媵鹊桥。
秦树影斜天接水,楚云飞尽暮还朝。
何时拟约骑黄鹄,倚醉高楼赤玉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首句“银浦无声碧落遥”以静谧的银河和遥远的碧空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洞庭秋色倩谁消”一句,将目光转向洞庭湖,秋色如画,却无人欣赏,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湘娥鼓瑟听龙驾,灵匹停梭媵鹊桥”中,“湘娥”指湘水女神,此处借指女子,她们在七夕之夜弹奏瑟琴,期待牛郎织女相会,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和对分离的哀愁。“灵匹”和“停梭媵鹊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主题,通过织女停止织布等待鹊桥的到来,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执着与期盼。
“秦树影斜天接水,楚云飞尽暮还朝”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秦树与楚云,斜阳与暮色,天与水的交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
最后,“何时拟约骑黄鹄,倚醉高楼赤玉箫”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想象着与心爱之人一同骑乘黄鹄,于高楼之上吹奏赤玉箫,享受那份难得的欢愉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七夕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传统节日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