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秋色人间少,客里泉声夜半知
出处:《雨作留水西溪涨不可复归》
宋 · 周紫芝
东溪打桨过西溪,南岭云飞北岭时。
鸟语屡呼人载酒,山行不厌雨催诗。
静中秋色人间少,客里泉声夜半知。
老去随缘皆可耳,愁霖未用苦相欺。
鸟语屡呼人载酒,山行不厌雨催诗。
静中秋色人间少,客里泉声夜半知。
老去随缘皆可耳,愁霖未用苦相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游历水西溪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联“东溪打桨过西溪,南岭云飞北岭时”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乘船穿越溪流,同时天空云彩在南岭与北岭间飘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流动与变化的氛围。
颔联“鸟语屡呼人载酒,山行不厌雨催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互动。鸟儿的鸣叫似乎在呼唤诗人一同饮酒,而即使是在雨中登山,诗人的灵感也被激发,不感到厌倦。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颈联“静中秋色人间少,客里泉声夜半知”转而描写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意境。秋天的景色在人间或许不多见,但在客居他乡的夜晚,泉水的声音却能成为陪伴,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尾联“老去随缘皆可耳,愁霖未用苦相欺”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诗人选择以随缘的态度面对,认为不必过于忧虑和痛苦。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诗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乐观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