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出处:《城南访裴氏昆季》
唐 · 李约
相思起中夜,夙驾访柴荆。
早雾桑柘隐,晓光溪涧明。
村蹊嵩棘间,往往断新耕。
贫野烟火微,昼无乌鸢声。
田头逢饷人,道君南山行。
南山千里峰,尽是相思情。
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
荒圃鸡豚乐,雨墙禾莠生。
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早雾桑柘隐,晓光溪涧明。
村蹊嵩棘间,往往断新耕。
贫野烟火微,昼无乌鸢声。
田头逢饷人,道君南山行。
南山千里峰,尽是相思情。
野老无拜揖,村童多裸形。
相呼看车马,颜色喜相惊。
荒圃鸡豚乐,雨墙禾莠生。
欲君知我来,壁上空书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相思:深深的思念。中夜:深夜。
夙驾:清晨驾车。
柴荆:简陋的房屋。
早雾:早晨的雾气。
桑柘:桑树和柘树。
晓光:清晨的阳光。
溪涧:小溪。
新耕:新翻的土地。
烟火微:炊烟稀疏。
乌鸢:乌鸦和鸢鸟。
南山行:去南山的路上。
尽是:全都是。
野老:乡村老人。
裸形:衣不蔽体。
颜色喜相惊:见到你后惊讶的表情。
荒圃:荒废的园子。
鸡豚乐:鸡豚欢快。
雨墙:被雨水打湿的墙。
禾莠生:杂草丛生。
书名:写下我的名字。
翻译
深夜里相思涌上心头,清晨驾车去探访简陋的茅舍。早晨的薄雾笼罩着桑柘树,晨光照亮了溪涧显得明亮。
乡间小路穿梭在丛棘之中,处处可见新翻的土地。
贫穷的田野炊烟稀疏,白天听不到鸟儿的鸣叫。
田头遇见送饭的人,他告诉我你要去南山。
那千里南山,每座山峰都承载着我对你的思念。
乡野老人无需繁琐礼节,村里的孩子大多衣不蔽体。
他们看见你的车马,惊讶地互相呼唤。
荒芜的园子里鸡豚欢腾,雨水打湿的墙上杂草丛生。
我只希望你知道我已来访,墙上仅留下我的名字作记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哀愁的相思之情,诗人在中夜时分起身驱车前往柴荆处访友。早晨的雾气使得桑树和柘树都变得模糊不清,只有溪水在晓光的照耀下显得清澈见底。在乡村的小路间,诗人看到的是断续的新耕地,这些景象都透露出一份贫穷与荒凉。白天时连乌鸦的叫声都没有,显得格外寂静。途中遇到一个行乞之人,告诉诗人他正前往南山。在这首诗中,南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是诗人相思之情的寄托,那种情感如同连绵不绝的千里山峰。
在乡间,老人们没有过分的礼节,孩子们则多半身裸露。他们见到车马时,都会互相呼唤着观看,脸上流露出喜悦和惊讶的情感。诗中还描绘了荒废的菜园里鸡豚自在嬉戏,以及雨后的墙头上长满了禾苗,这些生动的画面都透露着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对方知晓自己来访的愿望,即使是在空荡荡的墙壁上留下名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深切的相思之情,以及对远方朋友渴望见面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