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
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
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
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
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鉴赏
这首诗《赠皇甫谧诗》由魏晋时期的辛旷所作,通过对朝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皇甫谧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理想君主的颂扬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颙颙朝士,亦孔其依。” 开篇以“颙颙”形容朝士的庄重严肃,同时暗示他们对君主的忠诚与依赖。“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这两句通过描述朝士在等待君主时的疲惫与饥饿,隐喻他们对君主的深切期盼与忠诚。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 “弓”与“旄”分别代表军事力量与礼仪,此处强调了君主在军事与礼仪两方面的权威与规范,体现了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认可。
“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企望”表达了对君主的仰望,“高冈”象征着君主的崇高地位。这两句描绘了朝士们对君主的向往与归附,同时也预示了君主将带来秩序与和谐。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君主与朝士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君主与臣民共同追求理想境界的期待。
“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将君主比作明亮的日光,生动地描绘了君主的光辉形象,强调了君主的智慧与威严。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 君主如同日光照耀四方,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与根源,体现了君主的洞察力与治理智慧。
“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公正,没有逃逸的百姓或隐藏的罪恶。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 “九皋”指深泽,这里用来比喻广阔的社会环境,强调了君主能够广泛听取民众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决策。
“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皇甫谧的赞美与敬仰,认为他如同茂盛的树木一样值得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展现了对理想君主的颂扬,以及对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重视,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政治与伦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