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
出处:《适耕堂为吴琴汪寿甫扁而赋之》
元末明初 · 舒頔
萌坑岭下吴琴村,中有汪氏居其源。
威烈遗风千载间,积善好礼枝叶蕃。
衣冠济楚信行惇,筑室亢燥依山根。
适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
以适为乐遗子孙,浮云富贵安足论。
荒烟衰草金谷园,云关雾谷截来辕,烟蓑雨笠远市喧。
肯堂有子班篪埙,山川瑞气藏浑沦。
文光五采朝吐吞,月明清夜啼黄猿。
不羡变化南溟鲲,不贪爵禄何负恩。
春兰秋菊芬幽轩,客至谈笑开清尊。
任彼轻薄手覆翻,退处宁学羝触籓。
女及笄嫁男已婚,俯仰无愧乾与坤。
醉眠老腹摩朝暾,至乐百世垂后昆。
威烈遗风千载间,积善好礼枝叶蕃。
衣冠济楚信行惇,筑室亢燥依山根。
适耕大篆楣扁存,挂经扶耒穷朝昏。
以适为乐遗子孙,浮云富贵安足论。
荒烟衰草金谷园,云关雾谷截来辕,烟蓑雨笠远市喧。
肯堂有子班篪埙,山川瑞气藏浑沦。
文光五采朝吐吞,月明清夜啼黄猿。
不羡变化南溟鲲,不贪爵禄何负恩。
春兰秋菊芬幽轩,客至谈笑开清尊。
任彼轻薄手覆翻,退处宁学羝触籓。
女及笄嫁男已婚,俯仰无愧乾与坤。
醉眠老腹摩朝暾,至乐百世垂后昆。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位于萌坑岭下的吴琴村,汪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传承着先祖的威烈遗风和积善好礼的传统。诗中主人公汪寿甫家境殷实,衣冠楚楚,重视教育,他的居所依山而建,既有大篆楣扁的书香气息,又有耕读传家的勤奋精神。他以朴素的生活为乐,不追求世俗的富贵,而是注重培养后代,教育他们如兰菊般芬芳,淡泊名利。
适耕堂是汪寿甫的居所,他在这里过着远离尘嚣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儿子们才华横溢,如同班篪埙一般奏出和谐之音。山川灵气环绕,文采斐然,夜晚还有黄猿哀鸣,增添了诗意。汪寿甫不羡慕鲲鹏的变化,也不贪图官位,对得起国家的恩惠。
他家中宾客往来,谈笑风生,即使面对外界轻薄之徒的颠覆,他也坚守本心,宁愿像羊角触藩那样退一步。对于儿女的婚姻,他教导他们无愧天地,保持高尚情操。老去时,他醉眠在温暖的朝阳下,享受着人生的至乐,这种精神将流传百世,影响后人。整首诗赞美了汪氏家族的美德和生活方式,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士人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