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疑太阴照天地,山河倒影摇丹桂
出处:《齐云亭奇石歌》
明 · 林弼
何年星芒化山骨,古色苍颜势崷崒。
就中别有混沌天,万象森罗了毫发。
府公移置齐云亭,一府来看零阳屏。
蓬莱清浅隔弱水,君山晻霭浮洞庭。
我疑太阴照天地,山河倒影摇丹桂。
又疑明河泻九天,斗牛腾光通剑气。
公馀对此独踌蹰,咫尺万里论江湖。
幽篁古木在眼底,何用人间俗画图。
就中别有混沌天,万象森罗了毫发。
府公移置齐云亭,一府来看零阳屏。
蓬莱清浅隔弱水,君山晻霭浮洞庭。
我疑太阴照天地,山河倒影摇丹桂。
又疑明河泻九天,斗牛腾光通剑气。
公馀对此独踌蹰,咫尺万里论江湖。
幽篁古木在眼底,何用人间俗画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齐云亭奇石歌》描绘了一幅奇特的自然景象。首句“何年星芒化山骨”以星芒比喻奇石的形成,暗示其来历不凡,骨骼峥嵘。接着,“古色苍颜势崷崒”形容石头古老而色泽深沉,形态峻峭。诗人进一步通过“混沌天”和“万象森罗了毫发”,展现出奇石包容天地万物的宏大气象。
齐云亭的设置使得人们得以欣赏这奇石,它像零阳屏一般映衬着周围的景色。“蓬莱清浅隔弱水,君山晻霭浮洞庭”运用神话意象,将奇石与仙境相连,增添了神秘感。诗人以月亮和银河为喻,想象山石倒影如丹桂摇曳,星光如剑气闪烁,营造出壮丽的视觉效果。
在公余之时,诗人独自驻足凝望,感叹咫尺之间仿佛跨越万里,奇石与自然景色引发了他对江湖世界的深思。最后,他以“幽篁古木在眼底,何用人间俗画图”收尾,表达了对眼前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其胜过任何世俗的图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奇石的雄浑气势和自然景观的壮美,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