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出处:《代陈思王京洛篇》
南北朝 · 鲍照
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绮窗。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
珠帘无隔露,罗幌不胜风。
宝帐三千所,为尔一朝容。
扬芬紫烟上,垂彩绿云中。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鸿。
但惧秋尘起,盛爱逐衰蓬。
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
琴瑟纵横散,舞衣不复缝。
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
惟见双黄鹄,千里一相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凤楼:华丽的楼阁。十二重:形容楼阁非常高。
四户:四个门。
八绮窗:八扇装饰华美的窗户。
绣桷:雕梁画栋,装饰精美的屋檐角。
金莲花:金色的莲花状装饰。
桂柱:桂花木制成的柱子,也可能指柱子上有桂花图案。
玉盘龙:玉雕的盘龙图案。
珠帘:珍珠串成的帘子。
无隔露:无法阻挡露水渗透。
罗幌:轻柔的纱帐。
不胜风:承受不住微风的吹拂。
宝帐:珍贵的帐篷或帷幕。
三千所:形容数量极多。
为尔:为了你。
一朝容:短暂的美丽或恩宠。
扬芬:散发香气。
紫烟:紫色的烟雾,常指神仙或神秘的氛围。
垂彩:挂着彩色的装饰。
绿云:绿色的云彩,比喻美丽的景致。
春吹:春风。
回白日:使白天似乎回归,可能指时光倒流的感觉。
霜歌:秋日的歌声,带有些许凄凉。
塞鸿:边塞的鸿雁,常象征离别与思乡。
但惧:只怕。
秋尘起:秋天尘土飞扬,比喻事物衰败。
盛爱:繁华的爱恋。
逐衰蓬:随着枯草一起消逝,比喻爱情的消逝。
坐视:坐着观看,引申为无奈地目睹。
青苔满:青苔遍布,表示长时间无人打理。
卧对:躺着面对。
锦筵空:豪华的宴会结束,剩下空荡的场面。
琴瑟:中国传统弦乐器,比喻夫妻和谐或音乐生活。
纵横散:散乱放置,无人理会。
舞衣:跳舞时穿的衣服。
不复缝:不再修补,表示废弃不用。
古来:自古以来。
共歇薄:共同经历情感的淡漠。
君意:你的心意。
岂独浓:难道会比别人更深厚吗?。
双黄鹄:两只黄鹄鸟,常比喻恩爱的夫妇或伴侣。
千里一相从:即使相隔千里,也相互追随。
翻译
华丽的楼阁有十二层高,四面大门八扇绮丽的窗。雕梁画栋金莲花点缀,桂花柱上盘绕着玉雕龙。
珍珠帘子透不过露水珠,轻纱帷幔难以抵挡清风。
宝贵帐篷数以千计,只为博你一时的欢容。
香气在紫色烟雾上飘扬,光彩在绿色云中垂挂。
春风带回了白日的光辉,秋霜之歌使边塞鸿雁落下。
只怕秋日尘埃起,繁花之爱随枯草一同凋零。
坐着看青苔慢慢布满,躺着面对豪华宴席成空。
琴瑟散乱四处无人弹,舞衣破旧不再缝补。
自古以来情爱皆易淡薄,你的情感又岂能独厚。
只见那双黄鹄鸟,千里之遥也相伴相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宫殿的图景,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窗,每一处都透露出豪华与精致。金莲花饰桷,玉盘龙柱,更是显示了皇家的富贵与权力。珠帘轻薄不遮露光线,罗幕轻柔承受不了微风,这些细节都在强调宫中的奢华。
宝帐如云般众多,为的是迎接一位尊贵之人的到来。紫烟升腾,绿云垂落,是对那尊贵者威仪的描绘。春天的阳光被吹拂回归白昼,霜冻时节歌声飘落,如同塞鸿(一种鸟名)的啼叫。
诗人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秋季尘土飞扬的担忧,以及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深厚情感。坐在青苔满地中,躺在锦绣的坐垫上,琴瑟之间散落着悠扬的乐声,舞衣早已不再缝补。
诗人通过“古来共歇薄,君意岂独浓”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理解,每个时代都有其盛衰,而君主的心意是否特别深厚呢?
最后,诗人只见到双黄鹄(一种仙鹤)在千里之外相随而行,这或许是对自由和纯净的一种向往,也可能是在表达某种超脱世俗的思想。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奢侈,而且还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