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
出处:《过颜鲁公庙》
元 · 张养浩
李唐失纪相非夫,竟遣忠良与祸俱。
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
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
下马荒祠访遗躅,北风吹树眇愁余。
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
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
下马荒祠访遗躅,北风吹树眇愁余。
鉴赏
这首诗《过颜鲁公庙》由元代诗人张养浩所作,通过对颜真卿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
首联“李唐失纪相非夫,竟遣忠良与祸俱”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李唐王朝的衰败为背景,指出那些忠诚的臣子最终也难逃厄运的命运,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批判。
颔联“抗虏一身皆是胆,留名千古不因书”赞扬了颜真卿在对抗外敌时的英勇无畏,以及他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即使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他的名字也将在千秋万代中流传。
颈联“极知老境桑榆近,争忍清朝社稷孤”则转而表达对颜真卿晚年境遇的同情,同时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暗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切。
尾联“下马荒祠访遗躅,北风吹树眇愁余”描绘了诗人亲自前往颜真卿庙宇凭吊的情景,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北风、树木)来衬托内心的愁绪,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颂扬,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