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短篷君载月,孤屋我吟风全文

短篷君载月,孤屋我吟风

出处:《赠相士雷月篷
宋末元初 · 方回
肯着双瞳子,来看一秃翁。
短篷君载月,孤屋我吟风
篯耳终遗骨,松乔竟落空。
痴人喜甜舌,谁悟大槐宫。

拼音版原文

kěnzheshuāngtóngláikànwēng

duǎnpéngjūnzǎiyuèyínfēng

jiǎněrzhōngsōngqiáojìngluòkōng

chīréntiánshéshuíhuáig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赠相士雷月篷》。诗中通过对话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肯着双瞳子,来看一秃翁。" 这两句由诗中的主角发出邀请,其意在于让朋友带着好奇的心态,来观赏一个头发稀少的老人。这不仅是对年龄的一种描绘,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短篷君载月,孤屋我吟风。"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的不同境遇和情感体验。"短篷君"指的是朋友所居之处,而"载月"则象征着洁净、明亮的状态;"孤屋"是诗人自己的住所,"吟风"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篯耳终遗骨,松乔竟落空。" 这两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篯耳"指的是用竹子编织而成的耳室,是古人居所的一种装饰品,而"终遗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松乔"则是房屋的椽木,而"竟落空"则表现出岁月更迭、物是人非的情景。

"痴人喜甜舌,谁悟大槐宫。" 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人的批判和自己的超然态度。"痴人"指的是那些沉迷于世俗享乐的人,而"喜甜舌"则是这些人的共同特点;"谁悟大槐宫"则表达出只有少数觉醒之人才能够理解高远、清净的精神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