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羽翼计危成,谁遣鸿飞避杳冥
出处:《送陈竹所帅越 其一》
宋 · 余谦一
留侯羽翼计危成,谁遣鸿飞避杳冥。
一女倚楹犹有识,不知柱后立何人。
一女倚楹犹有识,不知柱后立何人。
注释
留侯:指张良,汉代名臣,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羽翼:比喻辅佐者或智谋。
危成:危险的局面或计划成功。
鸿:大雁,常用来象征信使或远方。
杳冥:幽深而不可见的地方。
倚楹:依靠门柱,形象描绘女子站立的姿态。
犹有识:还能认出,表示记忆犹新。
柱后:柱子后面,暗含隐藏或不显眼的位置。
何人:未知的人。
翻译
留侯的深谋远虑成就了危险的局面,是谁让大雁飞翔以避开幽深的隐秘之地。一位女子依靠门柱还能认出旧时模样,却不知柱后站着的是何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余谦一的作品,名为《送陈竹所帅越(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不舍之情。
“留侯羽翼计危成”中的“留侯”指的是张良,他以智谋辅佐刘邦,最终帮助汉朝建立。这里的“羽翼”比喻朋友之间互相扶持,“计危成”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希望他能够在困难时刻得到支持和帮助。
“谁遣鸿飞避杳冥”中,“鸿飞”指的是远去的鸟儿,“杳冥”则形容遥远的地方。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奈,似乎在问天地,这样的人才为什么要离开。
“一女倚楹犹有识”中的“一女”可能指的是一个侍女或是某种象征,“倚楹”则形容她依靠着门框,而“犹有识”表示她仍然保持着对主人或旧日时光的记忆。
最后一句“不知柱后立何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留恋。这里的“柱后”指的是门后的位置,“不知”则表现出一种不确定,或者说是一种希望,希望在他离开之后,仍然有人能够理解和记住他。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谊深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