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
出处:《南兵》
宋 · 钱易
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
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
山小齑霜骨,河枯臛腐鱼。
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
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
山小齑霜骨,河枯臛腐鱼。
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兵:指南方的士兵。征辽:征战辽东。
金疮:刀伤。
寒长肉:伤口在寒冷中难以愈合。
纸甲:用纸制成的简易盔甲。
雨生蛆:形容环境恶劣,雨后滋生虫子。
齑霜骨:形容山风刺骨。
河枯:河流干涸。
臛腐鱼:河水中只剩腐烂的鱼。
黎元:百姓。
丁户:成年男子和户主。
日相疏:日渐疏远。
翻译
曾经见过南方士兵受苦,征战辽东的事情也相似。伤口结冰难以愈合,薄纸制成的盔甲在雨中滋生虫子。
山岭上寒气侵蚀骨髓,干涸的河流里只有腐烂的鱼。
百姓无处哀泣,户口日益分散。
鉴赏
这首诗《南兵》是宋代诗人钱易所作,通过对南兵征战辽地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首句"曾见南兵苦"直接点出主题,接下来通过"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士兵们伤口在寒冷中难以愈合,甚至纸制的甲胄因雨水而腐败的惨状。"山小齑霜骨,河枯臛腐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连骨头都被霜冻得像齑粉,河流干涸,连腐烂的鱼都成为唯一的食物。最后两句"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揭示了战争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人们无处哀悼,家庭离散,生活日益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士兵的同情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忧虑。钱易通过这样的诗句,展现了北宋时期边疆战事的严峻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