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
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
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斲轮:车轮匠。合辙:行走平稳,比喻言行一致。
凛凛:形容清冷、严肃。
八还:道教术语,指生死轮回。
三绝:诗中的杰出之作。
獭髓:传说中的珍宝,此处比喻诗中的精妙之处。
羌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翻译
技艺精湛的车轮匠名声不再,谁能料想出门还能合辙走直线。后世隐逸中出现了高深的禅修者,他们的品性如兰花般清冷,如美玉般脆弱。
长久以来,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不以书籍数量多而自傲,被誉为诗中的三绝。
他的诗才甚至能与梅花争艳,诗中的痕迹仿佛獭髓补过的红印仍未消退。
谁曾想一夜之间东风大作,寒枝上积雪如千点绽放。
汉宫中的美女本就自带香气,如同月宫仙女般纯洁无暇。
白发人对着镜子回忆青春,每当花开又是一次离别。
他爱花成痴,借酒浇愁,直到夜深,仍眷恋花丛中的明月。
离别时,心中满是遗憾,仿佛能吹破边关的羌笛。
更何况东溪边草木凋零,世人还在嘲笑颜回和谢安的笨拙。
诗人张吾军的律诗令人惊叹,但尘世之战我愧不如他们求取铁心的决心。
归舟满载珍贵的诗篇,但切勿显露神龙藏于贝壳般的深奥。
明日的诗篇随着傍晚的潮水回归,余下的意境,请师傅您用笔尖传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铚所作,题目为《明师见和梅诗再用韵兼奉送还福唐》。全诗运用精湛的笔法,描绘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互酬答、交流诗篇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
首先,“斲轮妙手声名歇,谁信出门犹合辙。”两句表明诗人的技艺已经不再为世人所知,而他的足迹依旧留在门外。这是对诗人个人境遇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后来世外有高禅,凛凛兰摧并玉折。”这里通过对高僧与兰花、玉石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久将生死付八还,不数图书号三绝。”这两句则是诗人的生命观与文学观的体现。他认为生与死都能在艺术中得到超越,而不必计较世俗中的成就与失败。
接下来的“诗来乃与梅争妍,獭髓补痕红未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以梅花为象征)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过去伤痛的回忆。这里的“獭髓”指的是用獭子油来治疗伤口的药物,暗示着心中的旧痕尚未完全愈合。
“那知一夜卷东风,开尽寒枝千点雪。”则是对自然界中冬日梅花与雪景的描绘,诗人通过这段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清与美好。
“汉宫婕妤体自香,月里飞仙长玉洁。”此处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形象,与“月里飞仙”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白头对镜忆年少,每到花开重离别。”诗人通过自我对镜中老态的反观,以及每逢花开便想起年轻时光和离别之苦,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爱花取醉惜夜阑,眷恋盈盈花上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在夜深人静时对花与月光的留恋之情。
“人归吹恨落关山,恨极欲吹羌管裂。”这两句则是对离别之苦和无尽哀愁的抒发。诗人借用了吹奏乐器来表达心中的不满与悲痛。
“何况东溪漫草寒,学世犹嗤颜谢拙。”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自我技艺的自谦。
“还惊诗律张吾军,尘战愧非求嚼铁。”诗人的诗歌如同军队一般整齐有序,这里表达了他对于诗歌艺术的严肃态度和追求极致完美的心志。
“归舟满载万珠玑,莫显神龙藏贝阙。”这两句则是对诗人回归后的丰硕成果与隐晦才华的描写。其中,“归舟”象征着诗人的学问之旅结束,而“万珠玑”和“神龙藏贝阙”则代表了他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最后,“明朝诗逐暮潮还,馀意凭师笔端说。”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永不止步的追求,以及将未尽之意愿托付给日后的文字来传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与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