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出处:《至日自讼谢主翁》
明 · 李贽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
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
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
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
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
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
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
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
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
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
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
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
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
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
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
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
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
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贽创作,名为《至日自讼谢主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渐长、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现状的自我反思与自嘲。
首句“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岁月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和对年龄增长的无奈。接着,“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无力感。诗人意识到,尽管读书能带来乐趣,但忧虑于得失的心态却让人痛苦不堪。他反思自己的心态,指出“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未来时间紧迫的担忧。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而是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笔秃锋铳少,指柔龙蛇在”,这几句表明即使智慧有限,但精神尚存,笔力虽减,但内心的情感依然丰富。诗人自嘲为“宛然一书生”,既体现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流露出一丝幽默感。
接下来,“可笑亦可爱”一句,是对自身形象的戏谑与欣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现状的满足。他庆幸有朋友的陪伴和支持,即使面对生命的终结,也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并期待着美好的未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贽对于生命、时间、友情等主题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