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卤。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
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
窗明棐几净,坚坐勿窥户。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
何妨坐椎钝,未可习媚妩。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彊弩。
书来说新功,吾其俟飞羽。
注释
洙泗:洙水和泗水,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地区。鲁:鲁钝,形容孔子年轻时的质朴。
一贯:一贯到底,指孔子学问的深度。
甚武:非常迅速。
儇儇:机灵的样子。
车上舞:形容孩子在车上玩耍。
识取舍:懂得选择。
四五:形容数量少。
踽踽:孤独的样子。
莽卤:形容时间匆匆。
聋瞽:无知。
淮丞:淮河地区的官员。
吏散:官吏散去。
藜羹:粗陋的饭菜。
覼缕:形容药物细碎。
天寒:天气寒冷。
苦:艰难。
岂弟:和乐。
父母:比喻对百姓的爱护。
佔毕:经历完毕。
费樽俎:花费宴饮之事。
棐几:洁净的木几。
窥户:偷看窗户。
胆肝:真诚。
规矩:规则、准则。
椎钝:愚钝。
媚妩:谄媚。
坚车:坚固的车辆。
彊弩:强劲的弓箭。
飞羽:飞鸟的羽毛,这里比喻书信中的好消息。
翻译
洙泗的学者们游历,孔子年轻又鲁钝。谁能料到他的学问深邃,进步却迅猛无比。
儒生多出身贫贱,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就常见。
机灵的孩子们狡猾,常常在车上嬉戏。
年轻人懂得选择,但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你啊,为何独自行动,如此孤独。
感叹我离开师友,时光匆匆流逝。
你跟随我学习,可能无法避免无知。
淮丞官职虽小,但每日忙碌直到中午。
粗茶淡饭共餐,不分主客。
尊长应喜忧参半,药物琐事繁多。
孩子,你辛苦了,天气寒冷,实在不易。
滁阳的贤能太守,百姓视他如父母。
青山环绕城郭,广大的房屋庇护风雨。
你过去的经历已足够,不必只关注宴饮。
书房整洁,静心读书,不要轻易分心。
友情贵在真诚,师道在于严谨。
不妨暂时愚钝,不可过于迎合。
长途旅行需坚固的车,短途也要强弓劲弩。
书信传来新的成就,我静待佳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学业的重视。诗中“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士大夫们游于洙水、泗水之间的景象,通过“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表达了对深入经典之学问的赞赏和追求。
诗人接着写道:“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显示出士人们多聚集于自然山野之中,以古代圣贤为榜样,追寻古人的修身养性之道。“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则描写了孩子们的活泼与无忧无虑,而“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透露出诗人对后辈学子选择和放弃的智慧所持有的期望。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独立行走、坚持己见之人的赞许。而“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卤”则流露出对远离师长和朋友的哀叹,以及时光易逝带来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等,诗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受,以及对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则是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也带有一丝忧虑。随后,“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表达了朋友离别之际的情感,以及对严寒天气和旅途辛苦的同情。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赞誉了一位在滁阳担任官职、以德治国的贤明长者。诗人通过“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描绘了这位官员所管辖之地的美好景象,以及他对百姓的保护和关怀。
最后,“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窗明棐几净,坚坐勿窥户”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修养的态度,强调要专心致志,不被外界干扰。紧接着,“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则是对朋友之情和师道的重视,以及这些美德应当遵循一定规范和原则。
“何妨坐椎钝,未可习媚妩”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不良行为或态度的排斥。而“万里须坚车,百步要彊弩”、“书来说新功,吾其俟飞羽”则是对远行和学问的期望,以及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实现新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生哲理、友情师道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