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全文

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

出处:《和人谒昭烈惠陵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
三国新书尊季汉,千秋正朔在成都。
园陵寂寞珠丘似,弓剑凄凉玉垒孤。
自古重华多野死,锦江流恨亦苍梧。

鉴赏

这首诗《和人谒昭烈惠陵》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刘备陵墓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永安宫里悔征吴,国贼繇来是赤乌。”开篇即点出刘备在永安宫临终前的遗憾,后悔东征吴国,暗示了刘备未能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而“国贼繇来是赤乌”则暗指孙权作为刘备的对手,也是导致蜀汉衰败的原因之一。

颔联“三国新书尊季汉,千秋正朔在成都。”转而讨论历史评价,指出后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尊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而千年之后,蜀汉的正朔(即统治地位)依然被铭记在成都,体现了蜀汉文化与历史影响的深远。

颈联“园陵寂寞珠丘似,弓剑凄凉玉垒孤。”描绘了刘备陵墓的景象,以“寂寞”、“凄凉”形容,将陵墓与珠丘、玉垒山相比较,通过自然景观的对比,强化了陵墓的孤独与哀伤氛围,表达了对刘备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尾联“自古重华多野死,锦江流恨亦苍梧。”总结历史上的英雄多因战乱或政治斗争而早逝,如舜帝(重华)般英年早逝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以锦江之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英雄的哀思,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刘备及所有为国家付出牺牲的英雄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刘备及其陵墓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同情与理解,也反映了对英雄命运的普遍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