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秋九月,金风凄凄
出处:《送洪觉山先生北归五岭八章章六句》
明 · 霍与瑕
五岭之原,梧桐猗猗。
其华菲菲,其实离离。
凤凰于飞,览此德辉。
兀兀樵山,千仞其巍。
君子至止,硕人时依。
千仞徊翔,明德是仪。
决拾既齐,弓矢既比。
鸣钟击鼓,童子奏诗。
三射不违,示我威仪。
西谷幽幽,涧水悠悠。
俯此青澜,峙彼高楼。
硕人作之,君子优游。
凉秋九月,金风凄凄。
越山青苍,百草依依。
山川脩阻,君子于归。
于归何方,婺源之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愿言随之,道阻且长。
君子之驾,如云如龙。
君子之马,如电如风。
愿言御之,可望不可从。
君子于归兮,越山凄凄兮。
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
何以赠之,诗歌矢矣。
其华菲菲,其实离离。
凤凰于飞,览此德辉。
兀兀樵山,千仞其巍。
君子至止,硕人时依。
千仞徊翔,明德是仪。
决拾既齐,弓矢既比。
鸣钟击鼓,童子奏诗。
三射不违,示我威仪。
西谷幽幽,涧水悠悠。
俯此青澜,峙彼高楼。
硕人作之,君子优游。
凉秋九月,金风凄凄。
越山青苍,百草依依。
山川脩阻,君子于归。
于归何方,婺源之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愿言随之,道阻且长。
君子之驾,如云如龙。
君子之马,如电如风。
愿言御之,可望不可从。
君子于归兮,越山凄凄兮。
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
何以赠之,诗歌矢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洪觉山先生北归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送行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旅途平安的深切期盼。
首先,诗的开头以“五岭之原,梧桐猗猗”起笔,通过描绘五岭山脉的广阔和梧桐树的茂盛,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背景,预示着送别的庄重氛围。接着,“凤凰于飞,览此德辉”一句,借凤凰飞翔的形象,象征着洪觉山先生品德高尚,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赞美。
随后,诗中描绘了送行者的活动,如“君子至止,硕人时依”,表现了送行者对洪觉山先生的尊重和陪伴。接着,“千仞徊翔,明德是仪”则进一步强调了洪觉山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洪觉山先生北归旅程的想象和祝福。“西谷幽幽,涧水悠悠”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而“凉秋九月,金风凄凄”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和旅途的艰辛。接下来,“山川脩阻,君子于归”表达了对洪觉山先生旅途安全的担忧和祝福。
最后,诗以“何以赠之,诗歌矢矣”结束,意味着送行者以诗歌作为礼物,表达对洪觉山先生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