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识明府,为吏却黄金
出处:《送袁节推考绩》
明 · 沈鍊
平生识明府,为吏却黄金。
罗袖回沧渚,香飙出蕙林。
赠行嗟宝剑,念别怅瑶琴。
难以一杯酒,酌君千载心。
罗袖回沧渚,香飙出蕙林。
赠行嗟宝剑,念别怅瑶琴。
难以一杯酒,酌君千载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所作的《送袁节推考绩》。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袁节推的不舍与敬意。
首句“平生识明府”,开篇即点明与友人的深厚情谊,明府在此指袁节推,表明两人自相识以来便情投意合。接着“为吏却黄金”一句,赞美袁节推为官清廉,不贪财利,即使面对诱惑也能坚守本心,拒绝贿赂。
“罗袖回沧渚,香飙出蕙林”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想象,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场景。罗袖轻拂,仿佛带走了沧海之滨的宁静;香风从蕙树林中飘出,象征着友人高尚品德的余韵。这两句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
“赠行嗟宝剑,念别怅瑶琴”进一步深化情感,通过宝剑和瑶琴的比喻,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宝剑象征着勇猛和决断,瑶琴则代表了文雅和情感,两者都是友人性格和才华的象征,如今分别,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最后,“难以一杯酒,酌君千载心”以酒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希望用一杯酒来寄托对友人深沉的情感,尽管时间漫长,这份心意却如同千载不变。这句诗巧妙地将短暂的相聚与永恒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深厚友谊的超越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沈鍊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伦理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