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出处:《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唐 · 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馀清。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
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馀清。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
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
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
也称空同、空桐。
域中:寰宇之间;国中。
尧心:谓圣君的心愿、抱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脱现实的意境。"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表明了对道法的崇尚以及它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则指出了圣贤之人能够领悟并掌握这种道法,并将其用于教化众生。
接下来的几句"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展现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其中有凤凰、龙宫、鲜花编织成的装饰,以及天上的云车停驻。这一切构成了一个超脱尘世、接近神灵的空间。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馀清"则描绘了秋天的意境,其中松竹之間充满了秋季的气息,而轩窗下还残留着一份宁静与清凉。诗人通过这种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澄明的心境。
"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中的“崆峒”可能指的是道教的名山之一,而“箫管声”则是古代道教仪式中使用的一种乐器声音。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过去仙境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继续这种精神追求的声音。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达到一种更加纯粹和深刻的哲学思考状态。"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则是说在这样的境界中,对于个人的成就与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而对于整个世界的重量变得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表达了诗人通过自我修养来帮助他人,并非为了个人荣耀。这里的“尧心”指的是远古圣君尧的胸怀,象征着高尚无私的心性。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道法真谛的精神,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个人的修养与贡献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