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嘘元气起羸饿,呻号裂梦那忍瞥
出处:《次答蒿叟叠用东坡聚星堂咏雪寄怀》
清末近现代初 · 陈三立
我生于世如病叶,满蚀虫痕如霰雪。
老去家祸承国凶,遁迹偷活亦痴绝。
棹湖惘惘魂茗迷,攀壑茕茕骨欲折。
往往罢游当落日,身随雁影穿烟灭。
楼头独酌问何年,壮事绮怀飞电掣。
弥天哀愤自开阖,但俯澄漪鉴面缬。
海滨一老善男子,郡国利病察纤屑。
呵嘘元气起羸饿,呻号裂梦那忍瞥。
复倾肝膈叠吟咏,寄痛略依变雅说。
呜呼何术挽横流,早验错铸九州铁。
老去家祸承国凶,遁迹偷活亦痴绝。
棹湖惘惘魂茗迷,攀壑茕茕骨欲折。
往往罢游当落日,身随雁影穿烟灭。
楼头独酌问何年,壮事绮怀飞电掣。
弥天哀愤自开阖,但俯澄漪鉴面缬。
海滨一老善男子,郡国利病察纤屑。
呵嘘元气起羸饿,呻号裂梦那忍瞥。
复倾肝膈叠吟咏,寄痛略依变雅说。
呜呼何术挽横流,早验错铸九州铁。
鉴赏
这首诗以病叶自比,描绘了诗人身处乱世的困顿与沧桑,满是生活之苦和国家之痛。"老去家祸承国凶"表达了他晚年的不幸遭遇,"遁迹偷活亦痴绝"则透露出无奈与绝望。湖上泛舟,思绪迷茫,山中独行,身心疲惫,"往往罢游当落日",生活如同雁影般消逝在烟霭中。
诗人回忆往昔豪情,感叹壮志未酬,"壮事绮怀飞电掣",而今只能借酒浇愁,"楼头独酌问何年"。他的哀愤之情深沉广阔,如天地间开合不定,只能在湖光中照见自己的憔悴面容。他像海边的老者,关注着社会的点滴,试图唤醒世人的良知,"海滨一老善男子",却无力改变大局。
诗中他倾诉内心痛苦,借用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复倾肝膈叠吟咏",希望能以文学之力引起共鸣。然而,面对动荡的时局,他感到无能为力,"呜呼何术挽横流",只能感叹命运的错谬,"早验错铸九州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三立在清末动荡时期的人生感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