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尔之能,腥臊固相投
出处:《与丘程凌林四君同赋食河豚》
宋 · 苏颂
水族诚万种,兹鱼非众俦。
形厖而味异,名与畜豕侔。
江南春风和,乘时溯江流。
贪婪尔之能,腥臊固相投。
膨膨逞怒腹,骈骈竞尖头。
靡因梁笱获,谩污筌饵求。
虚传百金贵,不充四时羞。
假以姜桂芼,荐之尊俎酬。
饱饫有奚适,包藏乃为忧。
嗟予鄙异食,顾此偏憎尤。
河鲂风陈诗,虾蟆讥柳州。
腊毒戒厚味,兹言实嘉谋。
盍投会稽犗,更垂渭滨钩。
一钓蓬山鳌,复连东海鳅。
割鲜轻屠龙,和羹小函牛。
谁同厌若鱼,何必誇食鳅。
形厖而味异,名与畜豕侔。
江南春风和,乘时溯江流。
贪婪尔之能,腥臊固相投。
膨膨逞怒腹,骈骈竞尖头。
靡因梁笱获,谩污筌饵求。
虚传百金贵,不充四时羞。
假以姜桂芼,荐之尊俎酬。
饱饫有奚适,包藏乃为忧。
嗟予鄙异食,顾此偏憎尤。
河鲂风陈诗,虾蟆讥柳州。
腊毒戒厚味,兹言实嘉谋。
盍投会稽犗,更垂渭滨钩。
一钓蓬山鳌,复连东海鳅。
割鲜轻屠龙,和羹小函牛。
谁同厌若鱼,何必誇食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族:指各种鱼类。兹鱼:指特定的鱼。
畜豕:养猪。
溯江流:逆流而上。
腥臊:指鱼的腥味。
梁笱:捕鱼的竹篓。
筌饵:捕鱼的工具。
四时羞:四季的佳肴。
姜桂芼:用姜和桂调味。
尊俎:古代的酒器和盛肉的器具。
饱饫:饱餐。
河鲂:一种鱼。
虾蟆:蛙类,这里可能指柳宗元的讽刺。
会稽犗:会稽地区的肥牛。
渭滨钩:渭水边的钓鱼。
蓬山鳌:传说中的大鱼。
函牛:形容非常小。
誇食鳅:炫耀吃小泥鳅的行为。
翻译
水中的生物种类繁多,这种鱼并非寻常之辈。它身形庞大且味道独特,名字与猪相似。
在江南温暖的春风中,它顺着江流游动。
你的贪婪本性使你对腥臭食物情有独钟。
膨胀的肚子充满愤怒,尖锐的头部争先恐后。
无法用渔梁捕获,徒然玷污了捕鱼工具。
尽管传闻昂贵,却不能满足四季的美食需求。
即使用姜桂调味,也只是宴席上的配菜。
饱餐之后,何处去寻新奇?隐藏反而成忧。
我鄙视奇异的食物,唯独对你特别厌恶。
河鲂在诗中被赞美,而虾蟆则嘲笑柳宗元。
腊月的严寒警示我们节制口腹之欲,这建议真好。
何不投向会稽的肥牛,或渭滨的钓鱼钩。
一次能钓到蓬莱山的大鱼,也能连着东海的小泥鳅。
杀生取鲜,轻视屠龙,和羹煮牛,微不足道。
谁会像你一样只看重这些小鱼,何必炫耀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与丘程凌林四君同赋食河豚》。诗中,诗人通过对河豚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种特殊鱼类的独特看法。他指出河豚种类繁多,但此鱼与众不同,形状庞大且味道独特,名字甚至与猪相似。在江南春风和煦的时候,河豚顺流而下,因其贪婪的习性,常被人们捕获。
然而,诗人认为河豚虽然价格昂贵,但其腥臊之味并不适合所有人,且容易招致祸患。他建议以姜桂调味,将其视为佳肴,但同时也提醒人们过度贪食河豚可能带来的问题。诗人以河豚为例,表达了对过分追求美食的批评,提倡适度和节制。
最后,诗人提出将河豚与其他海鲜如鳌、鳅等一同烹饪,以此来平衡饮食,而不是一味地夸赞河豚的美味。整首诗寓含了对美食的理性思考,以及对人们饮食习惯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