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出处:《送王巽泽侍郎 其二》
宋 · 王炎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注释
屈指:计算时间。桃溪:地名,可能指代某条有桃花的溪流。
差池:这里指时间的推移。
二十年:表示时间跨度。
知心:知己的心意。
易得:轻易得到。
识面:相识。
无缘:没有缘分。
离别:分离。
何须:何必。
恨:遗憾。
平安:身体健康,无事。
数传:频繁交流。
异时:将来。
索我:寻找我。
小隐:小规模的隐居。
翠微:青翠的山色。
翻译
回想起在桃溪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知己的心意怎能轻易得到,相识难道没有缘分?
离别无需遗憾,只希望彼此都能平安,消息能传递不断。
将来若想找我,就在那青翠山色的隐居之处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送王巽泽侍郎(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彼此了解的深刻认识。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久别重逢的情感。"屈指"是计算时间的一种方式,意味着时光飞逝,而"桃溪"通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里可能暗示诗人或友人曾有隐居的生活。而"差池二十年"则点出两位朋友久别重逢,共同度过了二十个春秋。
"知心宁易得,识面岂无缘。" 这两句抒发了对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于缘分的珍惜。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能够相互理解和欣赏之人的珍视,以及对于那些能在生活中留下印记的人际关系的重视。
"离别何须恨,平安可数传。" 这两句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分别表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诗人认为离别是常事,没有必要感到悲伤,因为朋友之间的情谊可以通过书信等方式保持联系。
最后,"异时如索我,小隐翠微边。" 表示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当时间流转到另一个时节,如果友人再次寻找诗人的话,希望能够在一片翠绿的环境中找到他,这里的小隐可能代表着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